新闻发布
2014年08月12日
光大国际公布二零一四年中期业绩
受惠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经营业绩继续攀升
市场开拓再创佳绩 逐步完善产业链战略布局
财务摘要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 |||
---|---|---|---|
2014年 | 2013年 | ||
港币千元 | 港币千元 | 变动 | |
营业额 | 2,943,765 | 2,466,736 | 19% |
毛利 | 1,351,534 | 1,145,719 | 18%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 - 经常性 | 1,298,725 | 1,077,957 | 20% |
股东应占盈利 | 801,866 | 650,204 | 23% |
每股基本盈利(港仙) | 17.88 | 16.08 | 11% |
每股中期股息(港仙) | 5.0 | 3.5 | 43% |
2014年8月12日,香港 -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光大国际」或「集团」)(香港股份编号:00257)今天欣然公布其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受惠于国家在经济转型中及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回顾期内,集团继续按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旗下各环保业务板块的发展,探索及发展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及业务版图,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优异的经营业绩。
2014年上半年,集团继续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经常性盈利录得稳健增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促进期内建造服务收益大幅增长。回顾期内,集团录得综合营业额为港币2,943,765,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经常性盈利为港币1,298,725,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801,866,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201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7.88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1.80港仙;光大国际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2013年:每股3.5港仙)。
回顾期内,环保及新能源业务的营业额达港币2,941,056,000元,其中建造服务收益为港币1,771,874,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占收益比重60%;运营服务收益为港币729,382,00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占收益比重25%;财务收益为港币439,800,000元,占收益比重15%。
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先生表示:「跨越集团转型绿色环保业务十周年,光大国际迎来了新一轮迅速发展的新纪元。2014年上半年,集团积极推进市场开拓,成功取得11个环保项目及启动2个风力发电项目,所获得项目数量再创历年同期的新高,投资额更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环保能源
回顾期内,环保能源各项目合共处理生活垃圾2,227,000吨、工业及危险废弃物30,000吨、提供上网电量合共5.87亿千瓦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减少14%及增加15%。环保能源业务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978,009,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盈利增加,主要由于回顾期内建设项目录得建造服务收益以及成本节约,加上运营项目的总处理量持续上升,提升了运营服务收益。
项目拓展方面,2014年上半年,集团共取得8个环保能源项目,包括7个垃圾发电项目及1个危废处理项目,总投资约为人民币32.10亿元,新增日处理生活垃圾设计规模约5,900吨及新增年综合处理危废设计规模约9,500吨。新项目包括安徽砀山垃圾发电项目、马鞍山垃圾发电项目、山东滕州垃圾发电项目、湖南益阳垃圾发电项目、江苏常州市新北垃圾发电项目(「常州新北项目」)、南京市高淳垃圾发电项目、南京垃圾发电项目(「南京项目」)二期及江苏新沂危废处理项目。
项目建设方面,回顾期内,集团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浙江宁波垃圾发电项目(「宁波项目」)一期和南京项目一期分别建成投运;江苏邳州垃圾发电项目一期(「邳州项目」)、海南三亚垃圾发电项目(「三亚项目」)一期、山东寿光垃圾发电项目(「寿光项目」)一期建设工程正稳步推进当中,下半年将陆续投入运营。
回顾期内,江苏常州垃圾发电项目、江阴垃圾发电项目及宜兴垃圾发电项目均获批准上调垃圾处理费。此外,宁波项目、南京项目、邳州项目及三亚项目获「2014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资金补助人民币1亿元,意味着集团在高质量建设项目、高标准运营管理项目及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得到国家及各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环保水务
回顾期内,环保水务各项目合共处理污水276,518,000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4%。环保水务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合共港币300,074,00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盈利上升主要由于运营项目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盈利增加抵销期内建设项目盈利减少的影响。
回顾期内,山东章丘污水处理项目(「章丘项目」)建成投运,而山东陵县污水处理项目(「陵县项目」)(一厂)也完成升级改造工程。
为全面提升集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扩大环保水务业务规模及增强市场竞争力,于回顾期内,光大国际全资附属公司中国光大水务控股有限公司(「光大水务控股」)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汉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汉科」)就本公司将旗下环保水务板块之所有投资注入汉科订立买卖协议。于收购事项及出售事项完成后,光大水务控股将持有汉科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约79.21%。汉科将成为本公司之间接附属公司,同时将易名为「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目前有关交易在进行中,待一系列先决条件达成后及两地交易所审批程序完成后便可作实,预计整个交易于本年底前完成。
新能源
回顾期内,新能源各项目合共提供上网电量1.23亿千瓦时和贡献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港币95,461,000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8%,盈利上升主要由于安徽含山生物质发电项目(「含山项目」)进行工程建设,贡献建造服务收益,加上安徽砀山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优化燃料结构,提升了经营效益,增加了盈利贡献。
回顾期内,集团在江苏省推行了3个以「成型燃料+集中供热」为商业模式的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包括江苏连云港灌云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江苏宿迁宿城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及江苏盱眙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实现了集团从城市到农村发展的产业链延伸。在当前中央政府大力整治大气污染及雾霾围城的背景下,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将具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为集团下一步在生物质产业发展开拓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回顾期内,山西宁武风电项目长房山一期和赵家山一期于2014年2月获列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并于4月获得山西省发改委项目核准批覆。宁武风电项目已完成测风和风资源分析,目前已开展工程建设。
环保工程
回顾期内,集团建成项目4个,包括章丘项目、陵县项目(一厂)升级改造工程、宁波项目一期以及南京项目一期。
截至2014年6月30日,集团在建的项目共有15个,包括邳州项目一期、三亚项目一期、寿光项目一期、广东博罗垃圾发电项目一期、江苏灌云危废处理项目、江苏滨海危废填埋项目、山东淄博危废综合处理项目、山东潍坊垃圾发电项目一期、宁武长房山及赵家山2个风力发电项目、含山项目、江苏镇江垃圾发电项目二期、江苏盱眙生物质综合处理项目、常州新北项目一期及山东日照垃圾发电项目,部分在建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陆续投入运营。此外,随筹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完成,预计下半年有部分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将为集团带来稳定的收入。
环保科技
回顾期内,集团围绕年初制定的10大研发课题,涉及研发资金合共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林生物质、危废焚烧处理、烟气净化、污泥处理及处置技术和环境修复等技术的研究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而集团自主研发之炉排炉已稳定应用在江苏江阴、镇江、宿迁、苏州、南京和浙江宁波的垃圾发电项目上,运行效果理想,且均达到国际标准,其中500吨/日的焚烧炉多项自主研发成果成功转化应用在南京项目一期和宁波项目上,无论在吨垃圾发电量或系统运行的各项参数均获得巨大成功。回顾期内,集团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环保设备制造
集团环保设备制造业务经过一年半的成功运作及推广,已形成一个新的业务板块。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设备制造项目二期现正准备进行扩建,确保能满足集团内部项目及外销项目的需要。回顾期内,配合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集团完成4台焚烧炉及1台750吨/日样机的单元装配及总装调试,同时完成江苏常州垃圾发电项目、苏州垃圾发电项目一、二期和镇江垃圾发电项目焚烧炉大修及全力推进运营项目备品备件统一采购及供货等工作,不但支持在建项目打造精品工程,且协助运营项目进一步提升效益及降低运营成本。
除应付本集团内部订单外,集团设备制造业务亦积极推进国内外市场,成功打开渗滤液系统外销市场。
陈小平先生表示:「国家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及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定环境治理的决心,大力推进环境产业。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集团将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发展制定计划,通过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及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集团的综合实力,继续全力发展旗下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及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集团将继续实践『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陆、从国内到国外』发展战略,在深入发掘现有项目所在区域的市场潜力的同时,不断在新的区域、新的业务领域上形成突破,逐步扩大集团的环保业务版图。」
陈小平先生续:「与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相辅相成,光大国际从未放松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2014年上半年,集团在节能环保、环保科普教育等方面亦建树颇丰,不仅旗下「光大国际环保公益基金会」全力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地球一小时2014』大型环保活动外,更与中国环保促进及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支持环保科普教育。作为中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加上母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为坚强后盾,光大国际将继续秉持『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成为环境与责任的承担者』之理念,以企业的稳健发展、科技创新及对环境保护的长期实践,为中国及世界各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与社会各界、员工共享集团发展成果的同时,为股东带来长远、最佳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