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2022年2月21日
冬奥圆满谢幕,我们守住了那份“燃烧”的承诺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闭幕。这是一届无以伦比的冬奥盛会,比赛出彩,办赛精彩,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也给身处疫情阴霾中的人们以无限鼓舞和希望。
近日,中国发展网刊发《为了那份“燃烧的”承诺——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保障冬奥,汇聚民心》一文,报道光大环境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力服务保障冬奥会生活垃圾处理,有效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并作为张家口市重点项目和民心工程,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守住绿水蓝天的事例。现经授权摘编并刊发该报道,以飨读者。
随着冬奥会的开幕,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冬奥村的舒适典雅和节能环保赢得了各国运动员和媒体的齐声赞叹,这背后离不开张家口各项保障项目和措施的作用。
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2022年冬奥会保障项目,也是张家口市重点项目和民心工程,负责张家口市六区一县(桥东区、桥西区、经开区、崇礼区、宣化区、万全区及怀安县)生活垃圾的转运与处理。该PPP项目于2020年4月开工,2021年8月正式运营,不但为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加清洁的生活环境。
保障冬奥“一步也不能错”
光大环境是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社会资本中标方。光大环境张家口项目公司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说,“每天早上,我们工作的第一步,是组织生产骨干到中央控制室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对现场重点设备进行巡视,召开冬奥保障生产调度会。项目运行以来,我们每日可以实现张家口6区1县垃圾全量接收,并无害化处理约1700吨,实现冬奥重点管控垃圾及医疗废弃垃圾即时处理约95吨。”2021年年末,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冬奥会场馆基本建设完毕。在冬奥测试赛开始之际,光大环境张家口项目公司光大城洁环保能源(张家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接到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工作指示,要求完成冬奥会期间重点管控区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全量处置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20多名公司员工、业务骨干争先恐后写下“请战书”,迅速投入保障冬奥会的“战斗”当中。团队编制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冬奥会重点管控垃圾处置小组”,细化各项工作流程和作业环节。对筹办冬奥会提出的“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建立一套衔接紧密、信息通畅、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赛时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处置体系。
《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处置方案》开始实施。然而,仅仅垃圾错峰进厂一项就面临不小的挑战。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因此需要对崇礼赛区重点管控垃圾进行空间与时间上的隔离,并对押运人员采用集中隔离、定时段运输。入仓管控垃圾会被立即投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焚烧的全过程也需要在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下,完成无害化处理。
“我们每天会实时查看重点管控垃圾的处置流程监控,调度各环节环环相扣,确保所有流程符合要求及规定。”负责处置流程的一线指挥员说,“我们主要承担了云顶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太舞小镇场馆群、冬奥村、颁奖广场(含太子城冰雪小镇、会展中心、国宾山庄)等30余个场地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和每日六区一县生活垃圾的处置任务,确保崇礼赛区100%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全量处置,为冬奥盛会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良好环境。”
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天义说,作为冬奥幕后服务的“国家队”一员,光大环境将发挥所长,全力做好张家口赛区的保障工作,传递绿色奥运理念,体现大国重器的实力和担当。
科技支撑“是责任,也是实力”
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据介绍,该项目烟气净化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SCR”工艺,烟气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标准(GB18485-2014),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全面优于“欧盟2010标准”。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排放标准回用。项目配套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1200t/d的渗滤液处理站,负责厂内生活、生产废水及渗滤液处理;同时协同处置医废项目、粪便项目、餐厨项目的废水、废渣及渗滤液。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煤电将逐步被新能源所替代,垃圾填埋的做法也将逐步淘汰,垃圾发电项目维持负碳甚至零碳状态就成为一种挑战。作为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设施,垃圾能源化处理,需要做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篇大文章。在不断减污的同时,追求降碳乃至零碳效果。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设规划上,该项目一期生活垃圾总处理规模为1800吨/天,配置了三台设计规模为600吨/天的机械炉排焚烧炉和一台36MW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为二期项目预留一台600吨/天机械炉排焚烧炉和9MW汽轮发电机组,所以,该项目终期可达到每天2400吨生活垃圾处理规模。另外,截至2021年年底,项目累计生活垃圾进厂量达19.6万吨,发电4998.24万千瓦时。
民生保障“环境好了,工作有了”
“我家巷子里的垃圾桶以前十天半个月才有人收一次,垃圾桶放不下了,垃圾都堆在外面的路上。到了夏天,污水横流,气味刺鼻,难以下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垃圾每天都有人收了,巷子里变得干净多了,我们的幸福感也增强了。”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姚家房镇姚家房村村民王文滨(化名)说。张家口市桥东区梅家营村村民陈红在张家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园区前台工作。“我们的园区非常洁净,绿化面积很大。垃圾焚烧完全是在室内,除了发电以外,剩下的渣子制成建筑用砖,飞灰也都固化后运送到填埋场填埋,可以说是零污染。我们在园区里完全闻不到异味,排出的烟(实际是白色的水蒸气)也是干干净净完全达标,并在厂外进行公示。”陈红说。
34岁的陈红原来在离家比较远的母婴店做销售,去年,她的父母看到了园区的招聘信息,就劝她回来试试。她去了一试还真的成功了。“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收入稳定,按时下班,周末也不用加班,干啥都不耽误,幸福感可强了。”陈红还说,“我们公司一共一百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当地聘用的。村里很多一辈子没有上过班的人,现在在这里上班,感到非常满意,又能照顾家,又能挣工资。”(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成静)